在法医眼中,“清明”还有着更深远的意义——清朗澄澈,通透空明;理清真相,探明事实。“为逝者言,为生者权。”当提及“法医”的职责时,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民警唐维与同事罗涛不约而同,讲出了同一句话,这是印刻在每名法医心底的信条和责任。
抽丝剥茧 替逝者“开口”
初见罗涛时,他戴着一幅耳机,额头上冒着汗珠,有些腼腆地说自己刚从健身房运动完赶来。在日常生活中,罗涛总习惯戴着耳机,他说音乐和健身是他纾解压力的“良药”,能够帮他从复杂情绪中抽离。
看着眼前这个阳光开朗,甚至有些幽默感的民警,很难将他和法医这个职业联系在一起。然而,罗涛的工作内容却几乎满足了大众对法医的全部想象——口罩、鞋套、发罩“全副武装”,奔走于各个案发现场,细致入微、抽丝剥茧。
入行13年,罗涛早已见惯了各类“大场面”,“几乎什么血腥的场面都见过了。”罗涛大学期间便接触过解剖,但作为一名参与案件侦破的法医在现场检验尸体,与在学校里解剖“大体老师”有着千差万别的感受。
回忆起大学期间在五华分局实习,第一次勘察现场时的感受,罗涛坦言有些“害怕”。这种“害怕”并非对尸体的恐惧,而是对现场勘查工作的无措,“我第一反应不是留意逝者的死状多么凄惨,而是观察尸体位置是不是原始位置,血液是怎么流出来的,是有创口还是由于病理原因……总担心自己遗漏了什么关键细节”。
除了对现场勘察的细致力,罗涛说法医还需要具备强大的意志力。罗涛记得刚工作不久接触过的一个“大尺度”现场:医院太平间内,一名男子死亡多日,尸体已然高度腐败,且有腹腔胀气。解剖前需要进行排气,手术刀刚一划下,刺激性气体瞬间弥漫室内,所有工作人员都按捺不住,“几乎都哭着跑出去,回家洗了几遍澡感觉还是有味道”。经过几次“冲击”,罗涛的承受能力越来越高,面对恶劣的现场也能保持有条不紊。
靠着这种审慎的工作态度和“强悍”的意志力,罗涛进步飞速,渐渐褪去了最初的“新鲜感”,取而代之的是一份责任感。
“法医之前,我首先是一名人民警察。死者亲属有旁人能安慰,而生命永远停驻在那里的死者,我们是唯一能‘开口’替他们说出真相的人。”证据是捍卫正义的有力武器,透过尸体身上的蛛丝马迹,罗涛一次次与逝者“对话”。“活人是会骗人的,但尸体不会”。上学时,罗涛的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而工作中的一次次经历更让他对此深信不疑。
多年前的一起施工意外死亡案件,令罗涛记忆犹新。炎炎夏日,某施工工地前停放着一具尸体,死者家属哭着闹着要包工头和施工方给一个“说法”。当时负责现场勘查的罗涛赶到现场,经检验后发现死者系坠亡,排除刑事案件可能,于是劝说家属尽快让死者入土为安,否则长期在烈日下曝晒,尸身容易腐坏。
听了罗涛的话,死者家属的情绪愈发激动,坐在地上捶胸顿足,唱起了哭丧调子。然而,事态在包工头出现并与家属协商赔偿事宜发生了转变。“前一秒还在哭的家属,听到赔钱居然忍不住笑了。”
“当活着的人还在纠结利益关系时,没有人在意躺在那里的人到底是怎么死的,而我作为一名法医,我就想帮他找出真相,这个时候只有我能替他发声。”罗涛说,这份工作需要高度的理性,不能被现场氛围和个人情绪干扰。
法医不仅需要和尸体打交道,还要与死者家属进行沟通。面对死者家属撕心裂肺的痛哭和急切期待真相的目光,一开始罗涛的反应让家属有些恼怒,因为他过于“平静”。但在罗涛看来,“死亡是件严肃的事”,只有真正的真相才能告慰亡灵、安慰家属。
早在报考这个专业时,罗涛就预料到法医工作需要承受的艰辛,“如果我选了一条路,哪怕摸黑也要走底”。截至2024年3月,罗涛年均勘察各类现场120余个,检验尸体1500余具,累计参与侦破案件500余起。
明察秋毫 与物证“对话”
法医也不是外界想象中一个人单打独斗的神探角色。相反,这是最考验团队合作的职业。如果说罗涛的工作是替死者“开口”,那么唐维的工作就是让物证“说话”。
2017年,随着五华分局刑事技术室的落成投用,有过两年一线现场勘察工作经验的唐维转战“大后方”,成为了技术室dna鉴定中心仅有的三名技术员之一。
“这是我一直深耕的领域,换句话说,这是我的‘老本行’。”硕士阶段钻研生物物证专业3年;从警8年,其中5年从事dna鉴定工作……在旁人眼中,唐维似乎是“天生的法医”——专注沉着且细心。但唐维自己觉得“其实没有那么多想法,就是把每一份鉴定报告做好。”唐维说,dna就像抽丝剥茧、一步步寻找答案的过程,而这种“解密”的挑战感让她着迷。
然而,2021年,唐维却遇上了一道难以解开的“谜题”。一男子被发现在屋内身亡,裤子呈半褪状态仰卧于床上。办案民警根据线索,找到了死者生前唯一接触过的一名女性杨某,怀疑其与受害者死亡原因有关,将其带到分局配合调查。
杨某在口供中坚称,自己曾先后两次遭受到死者侮辱,为了自身安全,她在过程中无意间抄起手边的工具,击打犯罪嫌疑人进行防卫,不小心致其死亡。
死者已无言,仅凭一方说辞不足为据,为了探查真相,唐维负责起了该案的生物检材提取检测工作。
对dna鉴定工作早已“驾轻就熟”的唐维像往常一样,提取检材、将检材密封包装、按规定送检……然而,鉴定结果却出乎意料——按杨某所述,应该遗留有精斑的多份检材上均未检出男性精斑成分,不支持杨某所述多次被侮辱的过程。唐维又按照程序进行两次鉴定,结果仍然相同,通过检验无关陈旧检材进行方法验证,能顺利检出有效分型,鉴定方法及人员能力上均不存在问题,应该是杨某说谎.....
尽管如此,案件仍不能“盖棺定论”。 进一步与同事对现场物证及客观现象进行会商讨论,老同事的一句话“尸体上的伤口并非一次造成,而是分多次、阶段性攻击造成的。”引起了唐维的警觉。她随即对凶器进行生物检材提取,透过显微镜,唐维惊奇地发现,附着血痕凝固状态有时间差异、位置差异,结果与现场尸检报告的结论共同印证了一个事实——杨某可能并非是在防卫的过程中致人死亡,而是在24小时内不同时间段,分多次用凶器击打受害者,最终致其死亡。
这一证据的出现,成为了案件的突破口。最终,民警结合其他大量现场证据推翻了杨某的口供,为其定罪提供了有力证据。
基因密码 让冤情“昭雪”
多年来,唐维便抱着“走好每一步”的心态,完成了500余份dna鉴定报告,协助办案民警侦破案件400余起。
“dna是每个人的另一张身份证,是与生俱来的标记。”由于早年刑侦技术相对滞后,锁定犯罪嫌疑人方法较为单一,单凭现场物证无法获取关键线索,这也导致了部分案件难以侦破,久而未破成了悬案。
如今,dna鉴定技术的成熟与广泛运用,正巧破解了这一难题。“一颗牙齿、一根头发丝、一滴血迹,没有时间限制,都有可能提取到有效dna,成为案件突破口。”
近年来,随着昆明市公安机关命案积案攻坚战拉开序幕,尘封多年的案卷被一一展开,化身陈案“解谜者”的唐维在一条条dna中抽丝剥茧,寻找探明实情的曙光。“看到那些积压案件受害者留下的物证,心里还是会咯噔一下,但也能激发出作为法医追寻真理的信念感。”
当问及成为一名法医最需要具备什么技能时,唐维打趣地说“一双好眼睛”。唐维说dna是肉眼看不到的东西,只存在于微观世界,提取与检验并非易事,必须慎之又慎。
为了能取得精确的结果,唐维常常在实验室一坐就是一整天,工作6年,眼睛做了两次近视手术。“结果怎么不一样、方法是否得当、有没有遗漏……”在一次次重复循环的动作中,唐维不断战胜一个又一个“难解谜题”,只为探究案件最后的真相。
云南网记者 赵岗